首发平台:硅基科学网(www.siliconscience.news)
纽约大学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尼安德特人跨越欧亚大陆的神秘迁徙路线:他们可能利用河谷作为“自然高速公路”,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完成了数千公里的壮举。这项研究不仅帮助考古学家破解了长期悬而未决的谜题,也为尼安德特人与其他古人类种群的相遇和基因交流提供了新的线索。
研究显示,尼安德特人可能在两次温暖气候窗口期——约12万年前的海洋同位素阶段5e(MIS 5e)和约5万年前的海洋同位素阶段3(MIS 3)——完成了以北方河谷为主轴的快速迁徙。这些时段为古人类的长距离移动创造了理想条件。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团队发现尼安德特人可以在不到两千年的时间内,从东欧的高加索山区穿越乌拉尔山脉及南西伯利亚,到达欧亚大陆的阿尔泰山脉,跨度超过2000英里。
“尽管迁徙路线充满障碍,例如大山和宽阔的河流,我们的模拟显示尼安德特人能够以惊人的速度穿越北欧亚地区。”主导研究的科科博士(Emily Coco)表示。这项研究由纽约大学与葡萄牙阿尔加夫大学联合开展,并发表在学术期刊《PLOS One》上。
研究团队使用纽约大学的Greene超级计算集群,结合数字模拟技术,对古代地形、河流网络、冰川屏障以及气候条件进行了重建。这一方法首次用于尼安德特人的迁徙分析,其灵感源自现代人类和动物运动模式的建模技术。
“我们构建的路径模拟准确地展现了尼安德特人的可能迁徙路线,特别是与已知的考古遗址相重合的区域。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因为过去由于遗址稀少,难以证实这些路线的存在。”科科博士补充道。
研究进一步指出,这些迁徙路线可能促进了尼安德特人与其他古人类种群的直接接触。例如,这些路径会将尼安德特人带入早已被丹尼索瓦人占据的地区。这与现有的证据一致,即两种种群之间曾发生基因交融。
纽约大学人类起源研究中心副教授拉杜·伊奥维塔(Radu Iovita)认为,这是一段几乎不可避免的交汇历史:“基于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这种迁徙模式在暖期几乎是必然结果。早期的基因研究曾暗示尼安德特人能够进行快速远距离的迁徙,但考古证据一直未能充分证实。现在,这些计算机模拟为这一假设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该研究强调,传统考古方法在探索古代迁徙路径方面受限,而数字模拟则能超越遗址记录的不足,打开了解远古人类活动的新窗口。“我们不仅揭示了尼安德特人迁徙的可能路径,更展示了技术如何帮助我们进一步挖掘和连接跨时代的历史线索。”科科博士总结道。
这项研究为重新理解古人类的迁徙规模和速度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引发了对古人类种群间互动模式的新思考,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硅基科学网出品] [尼安德特人迁徙路径] [考古数字模拟技术] [古人类基因交融研究] [尼安德特人气候窗口迁徙] [刘智勇频道] [真机智能] [机器姬智能体] [机器洞察网] [AI之星网] [风投高科网] [猛虎财经网] [硅基科学网] [人形纪元网] [黄金广告位]
📚 【精品资源】添加关注『硅基科学网微信公众号』,即可免费获取完整版《刘智勇频道第五卷》
尼安德特人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聪明,原来先祖们早已懂得依靠自然谋生,堪称生存大师。
人类起源的研究总是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历史的谜团也许就在这些科学家手中被逐渐解开!
每一次研究都在重新定义我们对过去的认知,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文明成果。